新闻网讯(高级记者 唐欣 摄影 夏阳 李向湘 王子瑶)10月23日晚,我校东湖校区运动场洋溢着青春与艺术的蓬勃气息,“美育铸魂启新程 青春筑梦谱华章——2025年美育思政教学展示暨新生文艺晚会”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红安县黄麻纪念园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姜富贵,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吴边,办公室主任曹中能,宣教股股长聂荣华,五好讲解员陈炜,我校校长陈建勋、党委书记肖军、副校长王军、工会主席吴翠红、校长助理严建出席,全校师生共聚一堂,见证这场美育与思政深度融合的青春盛典。




开场合唱《我爱你中国》在校艺术团合唱队的演绎下气势恢宏,歌声从雪域高原唱到江南水乡,将对祖国的深情礼赞融入每一个音符,瞬间点燃全场爱国热情。

舞蹈《红安红》由体育教学中心与体育舞蹈协会联袂呈现。舞者们以刚柔并济的肢体语言,再现黄麻起义的烽火岁月,完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

演讲《血染的青春》由红安县黄麻纪念园“五好讲解员”陈炜深情讲述。她带领观众重回1927年的红安,重温三千青年用生命点燃革命火种的壮烈历史,让“朴诚勇毅”的红安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医学部带来的合唱《映山红》以悠扬深情的歌声,再现革命年代“夜半三更盼天明”的期盼。歌声中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新时代青年“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

朗诵《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中国》由信息工程学部、城建学部与机电工程学部学子联袂呈现。三个学部的青年代表以铿锵之声共诵时代强音,他们将专业背景融入情感表达,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回应百年前的青春召唤,展现了理工科学子胸怀家国、文理兼修的精神风貌,传递出新时代青年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坚定信念。

歌曲《青春》由医学部、信工学部、外语学部、艺术学部联袂献唱。这首跨学部合作的歌曲以和谐的声部与饱满的情感,致敬李大钊的《青春》,不仅重现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澎湃理想,更完成了两代青年跨越百年的精神共振与使命交接。


武术表演《一梦江湖》由体育教学中心与武术俱乐部联袂打造。队员们以身为笔、以气为墨,在动静之间展现中华武术的千年风骨,诠释“止戈为武”的智慧与“浩然正气”的精神传承。


现代舞《跨越》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演绎了从祖辈的田埂到父辈的城市,从泛黄家书到即时视频的时代变迁。舞者们用身体书写家国记忆,展现流淌在血脉中的拼搏精神。


信息工程学部创作的红色情景剧《暗夜明灯》带领观众重回峥嵘岁月。通过感人的剧情和精湛的表演,再现革命先辈在黑暗中的坚守,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歌曲《有我》以激昂的旋律唱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强国之路,有我!民族复兴,有我!”的歌声响彻会场,展现城院学子接过历史接力棒的坚定决心。


经济与管理学部表演的古典舞《醉春风》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演员们以曼妙身姿舞动千年春风,既展现杨柳枝头的古典韵味,又传递高铁飞驰的时代气息,完成一场古今对话的艺术盛宴。

歌曲《逆光》以温暖坚定的歌声,唱出青年面对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逆光的人终会遇见暖阳”的歌词,激励每一位追光者勇往直前。

街舞《青春有你》以时尚的律动诠释青春活力。舞者们以地板为画布、音乐为画笔,展现“后浪”的澎湃力量,传递“青春不设限”的积极姿态。


艺术学部辅导员与同学共同演绎的《海阔天空》,以经典旋律唱响青春宣言。从摇滚少年到00后大学生,不同时代的青年以同样的热情诠释着对自由与梦想的坚持。


特邀嘉宾武汉市歌舞剧院独唱演员汤俊军、原湖北省青年艺术团独唱演员张敏联袂献唱《不忘初心》。深情的歌声配合优美的伴舞,诠释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号列车的初心传承,展现新时代青年“为人民服务”的庄重承诺。


新生辅导员团队带来的朗诵+歌曲《我们都是追梦人》将晚会推向又一个高潮。他们用朗诵传递育人初心,用歌声温暖学子心灵,展现师生携手共赴梦想的动人情怀。

晚会在全体演职人员的谢幕中落下帷幕。整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美育思政课,将红色文化、时代精神与青年成长紧密相连,激励2025级新生在武汉城市学院的沃土中坚定信念、锤炼本领、勇担使命。
本次晚会是学校推进“三全育人”、深化“美育+思政”融合育人模式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引导新生树立崇高理想,筑牢信仰之基,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谱写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学校学生工作处、团委负责人,各学部、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分团委书记,东湖校区新生辅导员和全体新生参加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