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高级记者许佳仪)清晨6点的体育馆,篮球击地的声音正不疾不徐地响起。马浩林老师一如既往地站在场边,运动服外面套着一件运动衫——这是他在校园度过的第20个秋天。“体育教育从来不是孤立的技能传授,而是全面育人的重要载体。”他说。
“很多学生问我,为什么上大学了,还要上体育课?”马浩林老师的第一堂体育课总是从这个问题开始。他会认真地告诉学生,体育关乎一辈子的健康。“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让你80岁后还能小跑登山;运动损伤护理知识能教会你,扭伤后知道先冰敷而不是乱揉;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能培养优秀意志品质,更能让你在收获身体健康的同时,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

多年来,马浩林老师的体育课在学生评教中一直保持着较高分数。他的教学总是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内容,他的示范动作讲究精准、他的授课讲解紧扣重难点、他的声音洪亮有力、他的课堂自然和谐、师生融洽。二十年的课堂教学历程逐步形成了他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找到一项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向课堂“要”教学质量的同时,马浩林老师及时整理、积累自己的教学感悟,凝练成工作笔记、教学案例,提升教、科研方面能力、不断突破。近年来发表EI核心1篇、中文核心2篇、专著1本,参编教材一部,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研项目2项,参与校级教研项目4项。

随着马浩林老师带领的田径队一年5人考研成功,其中一人带着从体育方面所塑造的坚韧毅力考入四川大学博士;“不再是盲目流汗!有氧运动、少吃多餐……”一位体重超标的学生在他的带动下,坚持跑步与系统性训练相结合,通过在马浩林老师的系统锻炼模式下成功减重40斤;这让他坚信体育带来的改变不仅是健康,而且是全方位的。
“我更关注那些暂时没有获奖的学生。”今年排球比赛失利后,他总结说:“我看到你们训练时湿透的衣服能拧出水,这种付出比奖牌更珍贵。”马浩林老师认为,体育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取胜,更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他也能及时察觉同学们失落的情绪,“在我的眼中,我的学生们就是最优秀的,体育对他们而言首先是一个爱好,其次我也会给他们及时地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相信运动的力量。”
带队训练期间,马浩林老师经常与篮球队成员切磋技术,并将自身比赛经验传授给队员们,他总能第一时间察觉到队员们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2023级医学部护理学王子尧说:“有一次我既担任组织者又担任裁判员,整个团队忙到一点半连饭都来不及去吃,等我们忙完后才发现马老师默默地为我们准备了午餐早已罗列在旁,我觉得被老师在乎是一件非常感动的事。”
作为体育中心主任,马浩林老师注重团队建设。他会为新进教师安排指导老师,推行“以老带新”机制,以及带领新进教师做科研、做项目,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通过实践让他们快速融入体育团队。
要求年轻教师从形象仪表到课堂规范都要以身作则,“体育老师自己站得直,才能要求学生做得好”。同时,他鼓励创新教学方法,让体育课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黄昏时分,体育馆再次热闹起来,学生挥洒汗水的身影,朝气蓬勃的笑脸无一不体现着体育教育的价值。他说,“20年来,我最骄傲的不是拿了多少奖牌,而是看到一届届学生在这里收获健康、快乐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