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王伊婷)学习通的提示音,成了程子璐老师课堂上最热闹的“背景音”。仅仅八节课的时间,程老师与24名同学在学习通平台上的互动量已累计突破689余次,共发布35余条主题讨论。其中单回讨论的实时反馈量更是飙升到了惊人的77条。


“学习通”秒变“互动通”,课堂互动实时化。课堂上的程子璐老师,是实时应答的“节奏大师”。她一发布主题讨论,学生们的反馈便如弹幕般涌入。而程老师总能在消息流中精准“捕捉”学情,哪个知识点大家没吃透、哪个地方错的有共性或者错得不一般,都得单“拎”出来一对一辅导,再“回炉重造”直至顺利过关。让每节课都“踩”在点子上。

24小时在线“云监工”,你的努力“法眼”照单全收。课下的程子璐老师又摇身一变成了严格把关的“作业显微镜”,24名同学提交的24份作业,无论是需要逐字聆听的发音跟读、还是考验耐心的字帖练习、创意满满的日语配音、翻唱、自主创作的日语情景视频,在程老师这里总能得到不厌其烦的回复与指导。从“发音有误、横线写长一点”到“非常好!请继续保持”,每一笔一画的进步,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每一字一句的瑕疵,她都悉心纠正。让学生们感到安心的是,24份提交记录的背后对应着24份学情记录,更有着雷打不动的24条详尽指导回复,这一切都被系统性地收录于24名学生的专属成长档案,让复杂的学情变得可视化,让每一步成长都有迹可循。这种“一个都不能少”的批阅承诺,让同学们直呼:“在程老师这里,永远没有‘已读不回’,只有‘已读必回’!”


细致观察的背后是一颗温暖的慧心,程子璐老师关注的不仅是作业的对错,更是屏幕后每一个鲜活的个体。班里内向的张同学,课堂上几乎不敢开口读日语。程老师却从她学习通作业讨论里几次细微的犹豫而又胆怯的互动中,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挣扎与努力。没想到,下课铃响后,日语1班的张光玲同学便受到了程老师的“特殊关照”:“你的作业我仔细听了三遍,有几个发音的小问题,别担心,我们单独说一下?”就这样,一次耐心的“课后加练”在教室里悄然展开。程老师一句一句地示范,小张同学一次一次地跟读。当张同学为一个发音困扰时,程老师敏锐地点出关键:“这个音需要想象一个微笑的口型,但嘴唇向两侧拉平,不要上下张合。同时,能感觉到下巴肌肉处于微微用力的状态,试试看?” 这样的精准指导,让她瞬间找到了发力感,发音也从生涩变得清晰圆润。“我从来没想过老师会为我一个人花这么长时间,”小张感动地说,“她连我哪里该用力、哪里该放松都听得一清二楚,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被看见了。”

“我始终相信,每一位看似‘沉默’的学生,内心都可能蕴藏着一座创意火山。”程子璐老师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每一处闪光点。能够欣赏他们闪闪发光的样子,正是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源泉。程子璐老师用自己的时间与耐心,织就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零距离”云端课堂。确保每一位同学的努力都能被看见,每一次困惑都能被照亮。


这689+的互动和24条全勤指导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程子璐老师真正把“用心”二字写进了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融入每一节充满温度的课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