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考研学子风采】王炳昊:持军人品格,考研上岸武汉科技大学
发布时间:2025-04-29
发作者:本站
发浏览次数: 632

在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我校信息工程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级学生王炳昊成功上岸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与科学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专硕。

 

2020年,怀抱着对国防事业的赤诚热爱,王炳昊毅然参军入伍,奔赴东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员。在驻守海防的日日夜夜里,他连续大半年承担警备执勤任务。“那段时间昼夜不分,一睁眼就要上岗,从寒冬腊月到三伏酷暑,我整整坚守了六个月。”王炳昊回忆道。两年军旅生涯不仅锻造出他强健的体魄,更淬炼出永不言弃的钢铁意志。“部队教会我最深刻的道理是在面对困境,唯有咬牙坚持才能突破极限。”王炳昊说。这种军人品格,成为他考研征途中最核心的驱动力。

2022年,王炳昊退役返校后,开始大二的学习,经过一学年的学习,他明白计算机专业就业对技术和学历有较高的要求,为了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大三王炳昊决定考研。他在网上大量搜集计算机专业考研院校,最终,他结合自身专业能力优势和薄弱板块,选择报考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谈及自己的选择,他说:“武汉科技大学与学校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我对武汉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我的老师和家人也很支持我的选择。”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采用408考试方案,专业课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四门,这四门专业课是我掌握的比较好的科目。这个方案能充分发挥我的编程优势,同时我也能把复习重心放到公共课里的薄弱环节,实现精准突破。”王炳昊说。

备考期间,王炳昊制定了详细的备考方案。“在选择网课时不要盲目选择,更不要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才是最重要的。”专业课围绕王道408课程体系搭建知识框架,并结合自己的专业课教材进行细节深化;英语以真题阅读训练逻辑拆解能力,作文采用模块化记忆;数学快速跟一遍汤家凤老师的基础数学课,碰到听不明白的地方就看张宇老师和武忠祥老师的课程深化学习,逐步提升解题效率;政治考前重点背诵肖秀荣考研政治四套卷。

 

专业课的备考他着重于竞赛实践,“我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得差不多,要想把专业课学扎实,我就得学会在实践中运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与实践项目提高专业能力,并且屡获佳绩: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省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软件设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等荣誉均是其学术能力的有力证明。在计算机设计大赛中,他作为计算机设计大赛项目组长带领团队开发在线商城系统,最终荣获了三等奖。他说:"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学术探索与团队协作相辅相成,为考研复试中的综合表现积累了宝贵经验。"

 

“复试的面试提问范围很广,没有明确的考纲可以参考,更加注重专业储备和随机应变能力。但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我只能争取在自我介绍环节给面试官一个好印象。”面试时,他在自我介绍中谈到自己最钦佩的人物——雷军,以此表达自己选择计算机与科学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的坚定决心。王炳昊说:“雷军先生‘让科技普惠大众'的情怀令我深受触动,这也是我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初心——用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也想学好计算机,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非常有意义的。”

王炳昊在面试提问时有一个专业问题没回答出来,但复试成绩反而比同一批面试的多数同学高。后来思考其中的原因,他说:“老师其实更想通过面试看到真实的我,承认知识盲区没关系,但得坦诚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是本科生,水平差距或许并不大。保持真诚,展现自己与专业相关的热情和价值观,或许比完美答题更重要。”这份赤诚与自信,成为其通过复试的关键。

 

回望考研路,王炳昊对支持他的一路走来的师长充满感激。他结合自己的考研经历,说道:“不管学什么,都要脚踏实地,不要就只是停留在看书、看网课,要一步一个脚印把东西真正地学进脑子里。”

从军营到校园,从战士到研究生,王炳昊用行动诠释了奋斗者的姿态。未来,他将继续以坚韧与执着,在学术道路上书写新的篇章,为梦想砥砺前行。